成都蜀锦、南京云锦、苏州宋锦、广西壮锦并称“中国四大名锦”。今天,我们主要介绍的是中国四大名锦之一的蜀锦。蜀锦是织锦中历史最悠久的一种,源于上古,兴于秦汉,盛于唐宋,繁于明清,图案颜色艳丽,取材广泛丰富,且往往具有一定的吉祥寓意。2006年蜀锦织造技艺便已经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更是入列“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蜀锦(tapestry from Sichuan),专指蜀地(四川成都地区)生产的丝织提花织锦。蜀锦多用染色的熟丝线织成,用经线起花,运用彩条起彩或彩条添花,用几何图案组织和纹饰相结合的方法织成。
四川古称“蜀”、“蜀国”和“蚕丛之国”,这里桑蚕丝绸业起源最早,是中国丝绸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蜀锦兴于春秋战国而盛于汉唐,因产于蜀地而得名,在我国传统丝织工艺锦缎的生产中,历史最悠久,影响最深远。
蜀锦具有古老的民族传统风格、浓郁的四川地方特色、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凡锦样必有寓意”是蜀锦的艺术特点,往往代表着对生活的愿景和祝福。
2006年5月20日,,蜀锦织造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6月5日,经国家文化部确定,四川省成都市的叶永洲、刘晨曦为该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并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26名代表性传承人名单。2009年入列“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蜀锦品种繁多,传统品种有雨丝锦、方方锦、月华锦、铺地锦、散花锦、浣花锦、民族锦、彩晕锦等。
雨丝锦 雨丝锦是利用经线彩条宽窄的相对变化来表现特殊的艺术效果,其特点为锦面用白色和其他色彩的经丝组成,色络由粗渐细,白经由细渐粗,交替过渡,形成色白相间,呈现明亮对比的丝丝雨条状,雨条上再饰以各种花纹图案,粗细匀称、既调和了对比强烈的色彩,又突出了彩条间的花纹,具有烘云托月的艺术效果,给人以一种轻快而舒适的韵律感。图案丰富多彩,常见的有天安门、杜甫草堂、望江楼、百花潭、芙蓉白凤、翔凤游龙、莲池鸳鸯、蝶舞花丛、葵花、牡丹、梅竹、龙凤等。 |
方方锦 蜀锦品种之一。在织物单一的底色上,以彩色经纬线配以等距不同色彩的方格,方格内饰以不同色彩的圆形或椭圆形的古朴典雅的花纹图案,如梅鹊争春、凤穿牡丹、望江楼、百花潭等格内饰以不同色彩的圆形或椭圆形的图案。这种装饰方法,是对唐代“红子格”的继承和发展。组织结构为缎地上现纬浮花。四川南充曾用上述方法制成方方被面。 1 |
月华锦 月华锦则是利用经线彩条的深浅层次变化为特点。月华锦牵经时要根据彩条配色以及经线配色的编号,按彩条的次序、宽窄、色经的深浅变化规律来排列籆子,每牵完一柳头,必须调换一部分篗子,称为“手换手”,此为蜀锦独有的牵经方法。月华锦在锦面上以数组彩色经线排列成由浅入深、又由深入浅逐渐过渡的晕繝彩条,有如雨后初晴的彩练,锦面上再饰以装饰性花纹,花枝招展,令人赏心悦目。月华锦“地组织”为八枚经面缎纹,彩条起彩,纬线显花,体现了对蜀锦传统工艺的继承和发展。上世纪70年代后国内就无人掌握月华锦织造技艺了。 1 |
铺地锦 铺地锦又称“锦上添花”,其特点是在缎纹组织上用几何纹样或细小的花纹铺满地子,再在花纹上嵌织大朵花卉(有的加嵌金线),如宝相花等。色彩丰富、层次分明,显得格外富丽堂皇。散花锦的特点是花纹布满锦地,常见的图案有如意牡丹、瑞草云鹤、百鸟朝凤、五谷丰登、龙爪菊、云雁等,富于浓厚的地方色彩和民族风格。浣花锦又称花锦,它是由古代名锦“落花流水锦”发展而来的,传说唐代卜居成都浣花溪的贵妇人根据溪水荡漾的变化而设计的花纹,而且在锦织成后,多数在锦江上游溪水潭内洗涤,故名。其特点是地组织采用平纹或缎纹以曲水纹、浪花纹与落花组合图案,纹样图案简练古朴,典雅大方。 |
散花锦 又称“杂花”或“满花锦”。在一幅织锦上布满不同的单色或复色纹样,常用的纹样有:瑞草云鹤、如意牡丹、云雁、百鸟朝凤、龙爪菊,等等。纹饰富于民族风格和地方色彩。
1 |
浣花锦 浣花锦又称花锦,,是由古代名锦“落花流水锦”发展而来的,传说唐代卜居成都浣花溪的贵妇人根据溪水荡漾的变化而设计的花纹,而且在锦织成后,多数在锦江上游溪水潭内洗涤,故名。其特点是地组织采用平纹或缎纹以曲水纹、浪花纹与落花组合图案,纹样图案简练古朴,典雅大方。 |
民族锦 民族锦一般采用多色彩条嵌入金银丝织成,多用于民族服饰,故名。其特点是锦面上的图案从经纬线交织中显现出自然光彩,富有光泽。常见的图案有团花、葵花、万字、卐、“寿”字等。彩晕锦的特点是织纹华贵相映,明暗匹配,层次分明。并以色晕过渡,花纹绚丽多彩,别具一格。 |
彩晕锦 彩晕锦的特点是织纹华贵相映,明暗匹配,层次分明,并以色晕过渡,花纹绚丽多彩,别具一格。
1 |
蜀锦图案历经2000多年的发展变化,可谓明艳瑰丽,取材广泛,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占祥铭文、山水人物、花鸟禽兽都可能成为题材。其中寓合纹、龙凤纹、团花纹、花鸟纹、卷草纹、几何纹、对禽对兽纹以及方方、晕裥、条锦群等传统纹样广受喜爱。
而蜀锦图案贯穿始终的特征则是寓合纹样,蜀锦艺人巧妙选用动植物、器物、字纹、几何纹、自然景物以及各种祥禽瑞兽,来表达吉祥、如意、顺利、喜庆、颂祝、长寿、多福、富贵、昌盛等美好寓意,而蜀锦锦纹图案中常常配用的吉祥铭文有“富且昌”、“大宜子孙”、“万年益寿”、“长生无极”、“长乐明光”、“登高明望四海”等,这些铭文与当时的社会风俗和宫廷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是一长方形护膊,长16.5厘米,宽11.2厘米,为五重平纹经锦,经密220根/厘米,纬密48根/厘米;纹样题材新颖,风格别致。宝蓝、绛红、草绿、明黄和白色等五组色彩根据纹样分别显花,织出星纹、云纹及凤凰、仙鹤、辟邪、虎等祥瑞禽兽纹样,上下循环的花纹之间贯穿“五星出东方利中国”八个汉隶大字。在织锦纹样中,星、云气、动物花纹有序织出,表达着阴阳五行说中五星为五行之佑及动物纹的概念和含义;真实地说明了五种色彩的经线之配色与金、木、水、火、土五行所对应的五种颜色——白、青、黑、赤、黄——的密切关系。被誉为20世纪中国考古学最伟大的发现之一。64件,中国首批限制出国(境)展览文物之一。蜀锦面料《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由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蜀锦织造技艺国家级传承人叶永洲、刘晨曦、省级传承人省级工艺美术大师胡光俊、高级美术设计师刘荣璋等人领衔制作,是团队合作的共同结晶。 |
|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
1959年,新疆民丰北大沙漠1号高昌墓出土,吐鲁番文书中的锦名,原件长26厘米,宽13.6厘米。因纹样造型像树叶一样,称之为“圣树纹锦”。大树前有成对的羊,也是对羊树锦。此锦是将树形简化成接近一张叶子正视状的形状,具有古代阿拉伯国家装饰纹样的特征,后至公元7世纪初伊斯兰教创立以后,圣树成为真主神圣品格的象征。 原文物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蜀锦面料《圣树纹锦》是由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蜀锦织造技艺国家级传承人叶永洲、刘晨曦、省级传承人省级工艺美术大师胡光俊、高级美术设计师刘荣璋等人领衔制作,是团队合作的共同结晶。 | |
《圣树纹锦》 |
新疆楼兰出土。图案以动物纹样为主体,布以"长乐明光"四字,寄寓吉祥之意,疏密有致,色彩富丽。汉代的织锦以云气和动物相结合的纹样为常见,并将吉语穿插其间。中国四大名锦中蜀锦历史最长,可上溯汉代。经纬配色,同时起花,多重组织结构是古蜀锦一大特点。 蜀锦面料《长乐明光锦》属汉代织锦。成都古蜀蜀锦研究所经过数月的不断设计、配色、试制,终于完美的再现了汉代长乐明光锦,其织纹细腻,具有强烈的地域古朴风格和蜀锦的独特韵味,适用于高档服装面料。 该锦由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蜀锦织造技艺国家级传承人叶永洲、刘晨曦、省级传承人省级工艺美术大师胡光俊、高级美术设计师刘荣璋等人领衔制作,经过长时间的探索钻研,克服诸多困难,终于用传统蜀锦工艺技术织出了不失原锦神韵的蜀锦珍品。 |
|
《长乐明光锦》 |
韩仁绣文锦为北方丝绸之路沿线新疆楼兰古国出土的汉代蜀锦,该锦既体现了蜀锦的经锦风格,又在纹样中穿插了“韩仁绣文衣,右子孙无亟。”的小篆文字,既注明该锦织造者的姓氏,以及“绣文有子孙”的吉祥语句。 又表现出蜀锦“言必有意、意必吉祥”的独特纹样特征。织物画面生动,景物自如,色泽富丽,是汉锦中的代表作品。 蜀锦面料《韩仁绣文衣右子孙无亟锦》是由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蜀锦织造技艺国家级传承人叶永洲、刘晨曦、省级传承人省级工艺美术大师胡光俊、高级美术设计师刘荣璋等人领衔制作,经过长时间的探索钻研,克服诸多困难,终于用传统蜀锦工艺技术织出了不失原锦神韵的蜀锦珍品。 |
|
《韩仁绣文衣右子孙无亟锦》 |
蜀锦面料卷草蝴蝶纹锦在技法上继承了唐宋以来盛行全国的卷草、串枝、散花、折枝花卉等纹样章法,创造了许多新的样式。它以枝叶缠卷的艺术形式,用流畅自如的线条组成一个个相互串接的蝴蝶纹样,层次丰富、色调明朗、形态活泼、新颖,是一幅构思十分精巧的佳作。 成都古蜀蜀锦研究所经过数月的不断设计、配色、试制,终于完美的再现了明代卷草蝴蝶纹锦,织纹细腻,具有强烈的地域古朴风格和蜀锦的独特韵味,适用于高档服装面料。 蜀锦面料《卷草蝴蝶纹锦》是由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蜀锦织造技艺国家级传承人叶永洲、刘晨曦、省级传承人省级工艺美术大师胡光俊、高级美术设计师刘荣璋等人领衔制作,是团队合作的共同结晶。 该蜀锦面料作品在“2015年中国四季丝绸面料创新设计大赛”中荣获秋冬季面料组铜奖。 |
|
《卷草蝴蝶纹锦》 |
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出土。夔纹锦为北朝平纹经锦。纹样精致简练,用赭、宝蓝、黄、绿、白五色丝线织成。用色复杂,锦面细密,质地薄,牢度高。成都古蜀蜀锦研究所仿制这块锦,采用单经、多纬、多层、多组织的更复杂的工艺,以缎纹为地,通过变化的斜纹组织配合图纹织造出立体感和丰富的光彩效果。 成都古蜀蜀锦研究所经过数月的不断设计、配色、试制,终于完美的再现了北朝夔纹锦,织纹细腻,具有强烈的地域古朴风格和蜀锦的独特韵味,适用于高档服装面料。 北朝《夔纹锦》是由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蜀锦织造技艺国家级传承人叶永洲、刘晨曦、省级传承人省级工艺美术大师胡光俊、高级美术设计师刘荣璋等人领衔制作,是团队合作的共同结晶。 |
|
《夔纹锦》 |
新疆吐鲁番出土。外来的装饰题材大大补充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装饰纹样,体现了中华文化兼收并蓄的特点。此类纹样对称排列,装饰性强。 这块锦用三色纬线,一色经线,仅用四种颜色配合蜀锦组织设计,利用不同的平纹斜纹组织达到了丰富的色彩与光影变化。 原文物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 成都古蜀蜀锦研究所经过数月的不断设计、配色、试制,终于完美的再现了北凉几何鸟兽纹锦,织纹细腻,具有强烈的地域古朴风格和蜀锦的独特韵味,适用于高档服装面料。 《几何鸟兽纹锦》是由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蜀锦织造技艺国家级传承人叶永洲、刘晨曦、省级传承人省级工艺美术大师胡光俊、高级美术设计师刘荣璋等人领衔制作,是团队合作的共同结晶。 |
|
《几何鸟兽纹锦》 |
1912年,吐鲁番高昌国阿斯塔那古墓出土。从织锦的残片中可以看到一头类似鹿的动物和它分边立着的一棵树,在树干下织着“花树对鹿” 几个汉字。这块以左右对称的屏风形式织出来的蜀锦,中心的圆形花纹是以树干为中心轴向左右展开。树两边是相对的两头鹿,围着中心的圆纹是由20个小圆形组成的大圆纹,四周织着唐草花纹。隋唐五代、宋代史料中,常用“窠”来指织物图案。其中“团窠”一词,学者们指出是留存至今的织物中的,一种圆形或接近圆形的相对独立的图案,由圆环和环内图案组成。 有一种精美的花树对鹿图案, 为团窠图案之一种。图案组成是:一个大圆花纹,中有一株花树,花叶各有不同,两边有对鹿,下面再配以花纹。圆花纹外绕以一圆环,里边是若干小圆珠,组成的联珠环纹。花树对鹿图案织物,以唐代阿斯塔那出土的花树对鹿锦最为著名。蜀锦面料《花树对鹿纹锦》根据古纹样用心创作而成,由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蜀锦织造技艺国家级传承人叶永洲、刘晨曦、省级传承人省级工艺美术大师胡光俊、高级美术设计师刘荣璋等人领衔制作,经过长时间的探索钻研,克服诸多困难,终于用传统蜀锦工艺技术织出了不失原锦神韵的蜀锦珍品。 |
|
《花树对鹿纹锦》 |
狮鹤团花纹是一种唐代纹饰。团花的基本寓意为团圆、和谐、圆满、大富大贵。大团花内是双狮,小团花内是鹤。狮寓意威武,两个狮子寓意如意。鹤寓意延年益寿。 该作品是唐代花样,《 狮鹤团花纹锦》根据古纹样用心创作而成,由成都古蜀蜀錦研究所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蜀錦织造技艺传承人、省级工艺美术大师胡光俊先生领衔与多人参与织制,该纹样寓意健康、长寿、吉祥安康。 |
|
《 狮鹤团花纹锦》 |
唐代蜀锦“陵阳公样”是中国织锦艺术的精粹,是唐代最有代表性的装饰格式,不仅影响到宋明后世,而且影响到欧洲文艺复兴,是大唐文化的瑰宝。 缠枝葡萄舞凤纹锦是以宝相花纹和缠枝葡萄纹围环瑞鸟凤凰的团花纹样。 藻曜而高翔,书之凤凰也。 该锦展现出“云中见祥凤,百鸟无文章”之凤凰于飞的恢弘大气。纹样富丽丰满,内涵吉祥,为典型的唐代“陵阳公样”图案式样。日本奈良正仓院藏。 葡萄由张骞出使西域带回中国,唐代缠枝葡萄纹为工艺装饰和建筑装饰非常流行的纹样题材。 蜀锦面料《缠枝葡萄舞凤纹锦》是由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蜀锦织造技艺国家级传承人叶永洲、刘晨曦、省级传承人省级工艺美术大师胡光俊、高级美术设计师刘荣璋等人领衔制作,经过长时间的探索钻研,克服诸多困难,终于用传统蜀锦工艺技术织出了不失原锦神韵的蜀锦珍品。 |
|
《缠枝葡萄舞凤纹锦》 |
红地花鸟纹锦是一幅色彩保存极佳的宝花纹织物,又名:团窠宝花水鸟印花绢,是典型的“陵阳公样”。出土于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共有真红、果绿、棕、海蓝五色,图案中心为一放射状团花,由中间一朵正视的八瓣团花与外围八朵红蓝相间的小花组成。 团花四周百鸟争鸣、蜂蝶飞舞,显现出一派春意融融、生机勃勃的景象。另有四簇写生型折枝花散落其间,标志着走向自然、清新的审美趋势。 唐代蜀锦“陵阳公样”是中国织锦艺术的精粹,是唐代最有代表性的装饰格式,不仅影响到宋明后世,而且影响到欧洲文艺复兴,是大唐文化的瑰宝。 蜀锦面料《红地花鸟纹锦》是由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蜀锦织造技艺国家级传承人叶永洲、刘晨曦、省级传承人省级工艺美术大师胡光俊、高级美术设计师刘荣璋等人领衔制作,经过长时间的探索钻研,克服诸多困难,终于用传统蜀锦工艺技术织出了不失原锦神韵的蜀锦珍品。 |
|
《红地花鸟纹锦》 |
东汉织锦,为典型汉代经锦。采用表、里经轮流浮起显花的方法。经线共四色,其中深青、浅褐、赭石三色经丝通幅用,另一艾绿色经丝则分区牵入,但处理巧妙,画面并不显露色条。 纹样仍以云气纹为骨架,穿插以三脚禽、双角双翼兽等神话动物和羊、虎等现实动物,并缀有铭文"永昌"二字,字划方折。纹样风格较"长寿明光锦"更为粗放稚拙。蜀锦面料《永昌锦》根据古纹样用心创作而成,由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蜀锦织造技艺国家级传承人叶永洲、刘晨曦、省级传承人省级工艺美术大师胡光俊、高级美术设计师刘荣璋等人领衔制作,经过长时间的探索钻研,克服诸多困难,终于用传统蜀锦工艺技术织出了不失原锦神韵的蜀锦珍品。 |
|
《永昌锦》 |
我们现在所说的古蜀锦,是指采用传统蜀锦工艺机械化生产的、原汁原味蜀锦,产量稀少,品种有限,产品开发时间长,少则数月,多则数年,不适合批量生产和个性化定制,但由于作品精美绝伦,且极少面市,极具收藏价值。
现代蜀锦则是指采用现代技术织造,保持了蜀锦色块饱满、立体感强的特别,并较大程度提高了产品产量、缩短了设计时间,适合批量生产与个性化定制。
现代蜀锦织造技艺仍然在不断发展,在传统手工蜀锦织造技艺之上,加入了通经断纬的小梭挖花工艺,突破了蜀锦小花楼木织机织造单元纹样只能在20厘米左右的局限,让之在精巧设计构思后,能织造出大花蜀锦。这是蜀锦大师贺斌及团队在传承的同时不断追求创新的结果,无疑代表了手工蜀锦织造技艺的一次巨大的进步与飞跃。
蜀锦面临的最大挑战是数码锦对手工蜀锦的冲击。数码锦是由电脑数码印刷合成,成本低、价格低,一般在市面流通的八答晕就是数码锦。而蜀锦则是手工织造,即使是有经验的老艺人,一小时满负荷操作至多能织出二三厘米的蜀锦,因此成本高、价格也高。